当前位置:区域经济研究  
 
关爱农民健康 提高农民素质
发布者:王宏燕  发布时间:2014/3/11 15:11:43  阅读:488

关爱农民健康 提高农民素质

 

发布时间:2009-4-10   阅读382  

    

                                                       王宏燕 

  

        新农村建设是国家直面“三农”问题提出的重大战略举措,农民健康是关系新农村建设成败的关键因素。马克思认为,保护健康,就是保持一切价值的源泉即劳动能力本身。曾荣获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学教授斯蒂格利茨认为,经济发展应该优先发展教育和健康,一个不健康的人不会是一个有效的劳动力,而且基本的健康保证被认为是基本的人权,提高健康水平是整体发展战略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只有认真关爱农民健康,提高农民素质,才能搞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一、当前农民健康的基本状况

    (一)农村居民健康指标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  

    1、城乡人均寿命等基本指标差距较大  

2000 年我国人均期望寿命为 71.4 , 其中, 农村居民为69.55 , 城镇居民为 75.21 , 两者相差近 6 岁。从 1991年到 2004 , 农村居民孕产妇死亡率已从100/10 万下降至63.0/10 , 减幅要高于城镇水平, 但仍是后者的 2.4 倍;农村新生儿死亡率从 37.9‰下降到 17.3, 而城市仅为 8.4‰;农村婴儿死亡率从 58.0‰下降为 24.6, 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农村 5 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从 71.1‰降至 28.5, 比城镇高出 16 个千分点之多。  

        2 传染病、地方病对农民健康的危害依然严重

当前,我国农村地区的传染病、地方性疾病和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仍严重地威胁着农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一些重点传染病发病率居高不下,甚至死灰复燃。这也反映了我国农村生存环境、卫生条件等的明显落后。2000 年全国流行病学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全国有 451 万肺结核病人, 80%分布在农村。同时, 一些慢性疾病患病率在农村呈现明显提高, 如循环、运动系统疾病, 高血压患病率与 1993 年相比提高了 3.3 倍;呼吸系统病、脑血管疾病已排在 2005 年农村人口主要死因构成的前二位。

        3、城乡卫生资源配置不合理,卫生服务差别大

根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 我国城乡人口比例大约为 36% 64%,,而农村居民只拥有 30%40%的卫生资源。从医院床位来看, 19822001 , 我国农村医院病床由 122.1万张下降为 101.7 万张, 占全国床位总数比重从 60.0%跌至34.2%。目前, 平均每千农业人口拥有约 1.42 张病床, 而城市的平均数字为 3.51 张。每千农业人口拥有的乡村医生和卫生员从 1975 年的 1.55 降到 2004 年的 1.00, 不仅数量下降,且技术水平不高, 农村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中本科及以上学历者只占 1.6%

        (二)农村居民卫生服务利用率低,农民生活方式落后,疾病经济负担重 

    1、农村医疗保障覆盖面窄,卫生服务可及性差  

目前,乡镇卫生院重治轻防,大多数村卫生室很少开展公共卫生工作,这使得不少地方的预防保健和公共卫生服务工作严重弱化。1998年全国卫生服务调查显示,我国87.4%的农民完全是自费医疗,37%的患病农民应就诊而未就诊,65%的患病农民应住院而未住院;2003 年国家卫生服务调查结果显示: 农村居民两周就诊率为 139.2, 1998 年相比下降了 15.4%;未就诊率达到了 45.8%。到 2005 年年末,乡镇卫生院诊疗人次从 1985 年的 11 亿人次下降为 6.79 亿人次,病床使用率从 1985 年的 46.0%下降到37.7%。以上原因导致卫生服务可及性差、服务能力不强。 

        2、农民医疗费用水平增涨较快,城乡医疗支出差距大 

第三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发现, 1993 年比较, 城乡合计年人均门诊费用和住院费用在排除了物价因素后, 平均每年以 14.0%左右的速度上升, 两者分别从1993 年的 21 元和 933 元上升到了 2003 年的 75 元和 2 233, 超过了国民经济和全国人均收入增长速度。以上数据说明:虽然农民收入在增加,但是平均住院费的增加远远高于收入的增加。鲁南制药集团董事长赵志全在接受《财富时报》采访时,指出:用于看病的支出像一座大山压在那些生病的农民兄弟头上,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是目前中国农村比较普遍的现象。  

        3、农民生活生产方式落后  

      农村经济落后,不具有像城市一样比较完备的基础设施。农村基础设施滞后造成饮用水安全和生活垃圾污染。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民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农村现在社会分工较明显,垃圾成分相对复杂,农户很少饲养禽畜,人畜混居,农民不再用垃圾制肥,垃圾乱堆乱倒严重,基本没有综合治理或处理,生活垃圾未经处理直接堆放在道路两旁、水塘、沟渠,大量生活污水未经处理就排入沟渠、河流,造成地表水和地下水污染等等现象比比皆是,秸秆、粪便、垃圾和污水等生产、生活废弃物得到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开展力度不够,农民居住环境差的局面还没从根本上加以解决。以前仅城市周边才有边地塑料袋的现象,现在已发展到农村,这些不仅影响村容村貌,而且给村民的健康带来潜在的威胁。  

        我国每年猪、鸡、牛存(出)栏量达到80多亿头(只),其中规模化养殖场(户)达220多万个,养殖数量占到总量的60%以上。据有关调查,我国猪、牛、鸡三大类畜禽粪便总排放量达27多亿吨,COD产量6900多万吨,是工业和生活污水化学需氧量的5倍以上。目前,农村养殖产生的粪便绝大多未得到有效处理和利用,在非用肥季节随意露天堆积,臭气四溢,蚊蝇乱飞,导致农民居住环境和生产环境污染加剧;同时,由于畜禽粪便本身就是携带传染性病毒、病菌的载体,很容易成为各种病毒病菌生存繁殖的场所,是农村疾病增多和传染性疾病流行的重要根源之一。如果按畜禽粪便流失率为30%进行测算,全国每年畜禽粪污中氮磷钾养分流失量分别为365万吨、244万吨和271万吨,既造成养分浪费,也是潜在的最大面源污染途径。  

    2003年我国农村饮用水卫生合格率仅为62.1%,生活污水处理率不到2%,卫生厕所普及率仍不到10%,垃圾收集处理系统建成率几乎为0  

        在我国现有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农业生产方式依然存在诸多严重的缺陷,从而在相当程度上抑制了农村的经济发展和农村的社会进步。农业生产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农业技术将由传统型向现代型过渡,农业经营规模将由小至大得到张扬,农村市场经济体制得到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二、 农民健康与新农村建设的关系

    (一)农民健康问题培育新型农民的重要内容  

早在《1990年世界发展报告》中就已经明确指出:增加人力资本是减轻贫困的关键,要求增加医疗卫生、营养保健方面的投资,改善和提高人口的素质,为谋求经济发展奠定基础。人力资源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第一资源,农民健康素质是农村生产力发展的基础,是农民生存发展的基础,也是农民的智力、体力和创新发展能力的基础,是农村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培养造就一大批思想观念新、文化素质高、技术业务精、经营管理能力强的新型农民。然而农民是否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恰恰是其能否成为新型农民的前提条件。因此,保障农民健康是提高农民自身素质、培育新型农民、建设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没有农民的健康,就不会有我国新农村建设目标的实现。  

        (二)关爱农民健康是新农村建设题中之意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保护和改善农村脆弱的环境,保障脆弱人群农民的健康是构建农村和谐社会、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要坚持以解决好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着力点,促进农村和谐社会建设,关心农村困难群众生活,发展农村卫生事业,加强农村社会建设和管理”。  

        农村室内空气污染、饮水质量恶化、营养与膳食安全等问题,直接影响着农民健康,制约着我国农村的发展。改善农村环境,实现温家宝总理的期望“让人们喝上干净的水,呼吸上清新的空气,有更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对于提高农民的健康水平,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建设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新农村建设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新农村建设离不开农民群众的广泛参与和投工投劳投资。农民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人,是新农村建设的直接受益者。农民健康问题是决定农民素质的关键因素,农民健康问题是新农村建设题中自有之意。  

       (三)解决农民健康问题会极大提高农民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热情  

    村容整洁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提高农民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有效途径,惠及农村千家万户的民心工程,是缩小城乡差别,促进农村发展的必由之路。河北省邯郸县以加强“村容整洁”为突破口,从农民群众关心的问题入手,大力实施“以绿填空空心村”治理和“小街巷治理”两项工程,充分利用空闲土地、废砖、旧瓦等资源,建广场、修花池,硬化街巷,设置了垃圾处理点和公共厕所,解决了农村脏乱差和群众出行难等问题,使农民群众真正得到了实惠,群众盼发展、想发展、竞相发展的意识空前高涨,创造美好生活的热情被激发出来。  

      三、关爱农民健康,提高农民素质的基本对策

    (一)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是治本之策  

       1、调整农业经济结构,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  

首先,应大力推广建立农村和农业循环经济模式。调整农业经济结构,推进农业产业化是农业发展到新阶段的客观要求,是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现实需要。农业结构调整核心是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效益,推进农业产业化。  

    一是提高农业多样化指数,引导农民走农、林、牧、渔综合发展的道路。据计算,农林牧副渔产业比重自1978 年以来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农作物种植业占农业总产值比重由1978 年的76. 7 %下降到2000 年的56. 2 %。同期,其他各业的比重也由16. 3 %上升到43. 8 % ,农业多样化指数从1. 63 %上升到2.5 % ,但仍低于我国台湾50 年代的水平。提高多样化指数仍有潜力;  

    二是下大力气搞好种植业,适度规模发展畜牧业和加工业,发展循环农业、生态农业和现代农业。结构调整粮为首,种植业结构的调整要重点抓好粮食结构的调整。各地应根据本地方实际情况积极发展高价值经济作物和特色种植,强化品种的改良和品质的提高。稳定猪、鸡生产,重点发展牛、羊等草食牲畜,适度发展特种养殖,使畜牧业产值在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逐年年提高,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加工业;  

    三是加强农业废弃物的收集处理和开发利用。发展沼气,秸杆气化等多种处理和利用技术,变废为宝,生产有机肥料,生产清洁能源,改善农村环境,提高生活质量。  

其次,应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  

一要从群众要求最迫切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入手,抓住影响农民生产生活的关键问题。发动群众兴修水利,加快人畜饮水工程建设和现有塘库的整治配套和清淤,提高农民抵御自然灾害能力;  

二要推进农业机械化农业示范工程、机械化旱作农业示范基地、农产品加工产业化试点和机械化示范园区建设项目。扩大机电灌溉面积和提高耕作、收获、脱粒、播种机械化水平,推广小型提灌机械、耕作机械、收获机械、播种机械,发展棚内作业机械,节水灌溉、养殖机械和牧业机械,切实促进农业机械化的快速发展。  

    其三,大力发展非农产业,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  

    一是培育就业载体。作好招商引资工作,扶持和极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加快农村二三产业专业村建设,全面拓宽农村劳动力就业渠道,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  

    二是积极扶持农产品深加工企业,延伸农业产业链条。通过开展银政合作、银企合作,拓宽农产品加工企业的融资渠道;通过贷款贴息及财政奖励政策,加大财政和金融的支持力度,促进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  

    三是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各类农民协会,不断壮大农村经纪人队伍。通过农民自己组织能力的提高,农民经纪人在农民和市场之间的协调作用,可以有效地促进二三产业的发展。  

        2、实现农村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两个转变,培育新型农民    

农村生产方式转变,就是要推进农村的产业化、工业化和城镇化步伐;农村生活方式转变,就是要实现农村物质生活、精神生活、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的文明和现代化。  

    首先,应大力推进农村的产业化、工业化和城镇化。  

    一要发展主导产业,逐步形成产业集群。从全国各地的实践经验看,农村依托城市发挥本地资源优势,发展“一村一品”、“一乡一业”,培育当地主导产业,并逐步延伸产业发展链条,进而形成产业集群,是一条适合农村产业化、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有效途径;  

    二要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步伐,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鼓励有就业能力的农民进入新兴城镇落户,离土不离乡,走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逐渐使农村剩余劳动力纳入有序的流动;  

    三要加快小城镇的开发建设。要从中国国情出发, 大力发展农村第三产业以及私营经济和个体经济,把乡镇企业发展和建设小城镇结合起来,引导乡镇企业合理适度集中,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提供更多的空间,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就近转化就业。  

    其次, 推进农村三个文明建设的和谐发展。  

    一是抓好农村民主法治工作,确保农村社会稳定。要广泛宣传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结合“四五”普法教育,对农民进行法律知识教育,提高干部群众法制意识。大力推行村务公开、财务公开及村民评议事制度。积极排解土地、赡养老人和两劳人员安置帮教等事关农民切身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确保农村社会稳定;  

    二是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提高农民思想素质。根据农村群众的思想实际,开展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及基本纲领教育,党的十六大、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的学习,引导各镇、村制定村规民约、日常行为规范,通过在日常生活中不断进行文明礼貌、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创业的教育,使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得到提高,民风村风得到淳化;  

    三是加强镇村文化建设,提高农村文化品位。抓好文化阵地建设,建设乡村文化室、图书阅览室等硬件设施建设,同时,开展农民培训工作,推广农村实用先进技术,提高农民科技和文化素质,丰富了镇村文化生活,逐渐减少农民不良嗜好,形成良好村风。  

    (二)抓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和人居环境是根本保障  

     1、抓好镇村规划建设,优化人居环境  

由于我国长期城乡二元社会结构影响,重城轻乡的倾向尚未根本扭转,一些地方政府履行村庄规划职能还不到位,公共财政未能覆盖村庄公共设施的建设与维护,绝大部分的村庄村容村貌还比较落后,农村人居环境质量与城市相比有相当大的差距。  

新农村建设的着眼点和立足点在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公共设施的改善。村屯规划应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保护环境、配套建设”的方针,和“科学性、合理性、超前性、可持续性”要求,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并严格按规划组织实施,推进“五改四通”工程(改水、改厕、改灶、改房、改路,通邮、通电、通广播、通电视),解决农村环境卫生“老大难”问题,逐步实现基础设施、公共活动场所配套齐全,房屋井然有序,庭前院后净化、美化、绿化,空气清新,人畜分离,绿树成荫,融经济发展与生态融于一体。  

        2、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加快统筹城乡发展的步伐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要坚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切实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全面发展农村经济,努力增加农民收入,逐步建立工农协调发展的机制。应从政策和体制层面确立“反哺”机制:  

     其一,建立健全工业反哺农业的政策体系  

    一是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提高政府运用财政手段支持农业的能力。政府新增财力应向“三农”倾斜。同时,健全政府农业投资监督机制,防止截留、挤占、挪用支农资金;  

    二是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农业科技和新技术推广、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市场信息服务等农业服务体系建设,增加对农村劳动力培训等人力资本开发方面的投入,加大对农业机械化的支持力度;  

    三是完善对农业和农民的补贴制度。扩大农民使用良种的补贴范围,加大对农民购买农机器具的补贴力度,完善对农民的直接补贴政策。对农业保费给予补贴,对农业保险机构提供适当补贴,建立农业灾害补助制度、农产品市场风险补助制度等。  

    其二,建立覆盖城乡的公共财政体制  

    一是集中财力优先安排农民最急需、受益面广、公共性强的农村公共品和服务。切实加强与农民生产生活直接相关的农村道路、水利、能源等中小型基础设施建设。在实行免费农村义务教育的同时,重视改善农村学校办学条件,提高教育质量,建立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增加政府对农村公共卫生服务的投入,有针对性地解决农村重大公共卫生问题。改善县乡医疗卫生条件,对乡村医生进行培训等;  

    二是调动农村社区组织和农民参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推进新农村建设,政府不能包办代替。应采取“以奖代补”等方式,鼓励农民兴修水利、修建道路、实施中低产田改造工程。把握好有关政策界限,严格控制标准,防止因出现乱收费、乱摊派现象而重新加重农民负担。  

    (三)完善农村社会保险制度,健全基本医疗服务体系是建立长效机制的关键  

    1、完善农村社会保险制度  

首先,尽快推行农村养老保险  

    一是要确保农村养老保险有法可依。借鉴发达国家经验,根据我国实际,结合财政、金融和税收体制改革,制定并健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有关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法律法规;  

    二是要建立多样化差异性养老制度。即对农民工和农村灵活就业人员这类能够交纳一定养老保险金的农民实行城乡统筹的养老保险制度;对有一定耕地使用权的农民,可用其拥有的一定面积的耕地使用权作为养老保险的资产,可以用财政资金发放养老金;对无耕地、无纳费经济能力的贫穷农民,国家要通过财政支出这一非纳费形式为其办理养老保险;  

    三是要提高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功效。根据我国的具体国情,对纳费农村养老保险基金的筹集以个人缴费为主、集体补助为辅;对贫穷落后地区的穷困人口的养老保险以非纳费保险为主,直接由财政支出为农民设立养老保险。扩大农村养老保险覆盖面,适应城镇化需要,妥善处理失地农民的养老保险。  

    其次,全面推行农村医疗保险  

    一是扩大覆盖范围,完善筹资机制。应实行“三位一体”的合作医疗模式,建立医疗费用补偿制度。要重建县、乡、村三级医疗保健网。确定县内、外定点医疗机构和不同层次医药费用的报销比例,使参合农民有灵活选择医院的权力,扩大覆盖面,以满足广大农民患不同疾病时的就医需求。同时,根据不同地区经济、社会和人文特点实行多种模式相结合;  

    二是科学选择模式,分地区、分阶段建立和实施我国农村医疗保障制度。保大病和保小病的两种模式各有利弊,保大病、保小病必须科学选择。同时合理确定起付线、封顶线。同时,要因地制宜,根据我国地区发展不平衡的特点,建立不同适应性的新农村医疗保障制度;  

    三是建立科学的农村合作医疗运行评价系统。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一方面可以督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运行健康发展,另一方面还可以发现制度本身当初的不合理性,并应及时纠正和改善,逐步摸索出有效解决问题的途径。  

    其三,建立健全计划生育保险  

    一是加大政策支持,设立保险基金。确定合理的生育保险费率和医疗费支付方式,切实发挥计划生育保险政策的效益。设立部分计划生育家庭手术并发症及伤残的补助基金,制定基金收缴、发放和管理办法,从根本上解决计划生育手术并发症及子女伤残的问题;  

    二是开展独生子女安康保险、独生子女两全保险,保障独生子女死亡、残疾及重大疾病等风险;  

    三是实行城乡统筹。可探索生育保险城乡一体化路子,以城市生育保险基金来补充农村生育保险基金的不足。  

    2、健全基本医疗服务体系  

   从解决大多数农村居民基本卫生问题的层面考虑,尽可能公平地分配和使用有限的卫生资源,使广大农村居民“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建立乡村医疗卫生一体化管理体制应抓好:  

首先,科学规划,统一管理   

按照国务院颁布的《乡村医生从业管理条例》文件精神,进一步明确村卫生室职能和乡村医生的业务范围,加强乡村医疗机构的一体化管理。并可根据当地实际情况, 出台相应配套政策, 增设专职卫生行政干部, 进行统一领导,保证乡村医疗卫生一体化管理可持续运行。   

其次,重点建设农村中心医院   

    应打破乡镇行政管辖界限,按照人口密度和相邻的地域关系,重新整合、优化片区内的卫生资源,组建一所功能较为完善的中心医院。各乡镇卫生院要以片区中心医院为依托,转变职能,从过去以提供低层次医疗服务为主的模式转变为集农村社区医疗、预防、保健服务为一体的服务模式。  

      其三,提高医务工作者素质,普及农民群众健康知识  

    要加强对农村卫生人员培训和在岗卫生人员学历教育、继续医学教育,不断提高村医生队伍的整体素质,逐步淘汰素质较差、考核不合格的村医生。与此同时,加强对广大农民群众健康知识宣传,把医疗卫生知识普及到农村和农民中去,提高农民群众患病合理就诊、科学用药意识,引导农民群众到执业规范的医疗机构就医,促使村卫生室为农民群众提供优质安全的医疗服务。  

       新农村建设提出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我们必须站在稳定农村社会、保护改革开放成果的高度认识农民健康问题,把农民的健康促进工作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切实提高农村健康水平,才能真正造就大批新型农民,扎实稳步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四)培养农民良好卫生习惯和开展精神文明建设  

教育引导农村群众自觉破除不文明风俗,改变不卫生习惯,转变落后思想观念。一是继续开展以讲文明、讲科学、讲卫生、树新风为主要内容的“三讲一树”活动,广泛进行文明常识和科学生活方式教育,通过治“五乱”、刹“三风”,引导农民深刻认识不良行为习惯的严重危害,革除各种生活陋习,增强文明生活意识,养成文明行为习惯。二是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针对农村环境的脏、乱、差等突出问题,以“文明鄂州”建设活动为契机,进行集中整治;把净化农家庭院作为农村乡风文明建设的突破口来抓,重点督促村民对房前屋后的环境进行清扫,教育引导农民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保持农村环境整洁、干净卫生,使村容村貌得到明显改观。

 

                                                              (责任编辑:李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