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会论坛  
 
打造健康的人力资本 服务我省“八大经济区”建设
发布者:刘小宁  发布时间:2014/3/11 14:22:02  阅读:567

打造健康的人力资本  服务我省“八大经济区”建设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应用经济研究所

刘小宁

     一、健康的人力资本投资是促进我省区域经济发展的第一要素

    传统发展经济学理论认为,世界上多数发展中国家资源禀赋状况的明显特征是,在资本、劳动力和自然资源等生产要素中,资本最为稀缺。而在资本形成方面又普遍强调物资资本投资,忽视人力资本投资,使人力资本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度不高,导致发展中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不足。现代发展经济学理论认为,经济发展主要取决于人的质量,而不仅是自然资源的丰瘠和物质资本的多寡。从长远来看,人力资本投资能够有效地增加劳动者的技能,可以显著地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也认为,劳动者是构成生产力系统诸要素中最活跃、最能动的关键要素。

    作为区域经济发展重要资源的人力资本从质的方面来说,主要包括劳动者的体力和智力两个方面,总的来说,健康投资可以塑造劳动者的强健体魄,教育投资能够形成劳动者的良好智力。具体来讲,人力资本投资主要有二:一是卫生和保健方面的投入。包括凡是可以影响劳动者的预期寿命、体力、精力和耐力等方面的各项费用;二是教育和培训方面的投入。包括用于接受学校教育、职业培训等方面的各项费用。与教育投资相比,健康投资具有更为基础性的作用,这不仅是因为健康的身体是承载劳动者具有较高知识和技能的载体,同时从以人为本的角度来看,也是由于人既是经济建设的参与者,更应该是经济发展成果的享受者。

    党的十七大报告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代“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提法,明确要求促进经济增长要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转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要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转变。这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十一五”期间,面对国际国内区域经济发展日趋激烈的竞争态势我省提出建设“八大经济区”,这是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优化我省区域经济布局,实现我省经济健康协调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

     

    二、我省“八大经济区”建设需要大量高素质人力资本    

    黑龙江省正在建设的“八大经济区”主要包括:哈大齐工业走廊建设区、东部煤电化基地建设区、东北亚经济贸易开发区、大小兴安岭生态功能保护区、两大平原农业综合开发试验区、北国风光特色旅游开发区、哈牡绥东对俄贸易加工区、高新科技产业集中开发区。应该说,建设“八大经济区”是我省“十一五”以来,面对国际国内区域经济激烈竞争的大背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支撑和推动我省未来更好更快发展的重要平台和引擎。

      第一,建设“八大经济区”有利于更多释放资源潜能。我省自然资源富集,农业资源优越,生态资源独特、矿产资源丰富,科技资源雄厚,实施“八大经济区”规划,将这些优势资源所占据的地理空间尽量划入同一经济区,使得这些经济区在发展上具有区域发展要素的可靠保障,有助于在全省尽快形成布局合理、特色鲜明的产业发展聚集区,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最大限度释放资源潜能,将资源禀赋优势转化为产业竞争优势和经济发展优势。包括:一是有利于有效整合农业资源建设国家可靠的大粮仓。如,实施松嫩平原三江平原农业综合开发试验区规划,对于在这一地区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加快构筑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夯实全省千亿斤粮食产能工程基础,引领全国现代农业和城乡统筹发展,特别是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大战略意义。二是有利于合理配置生态资源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如,实施大小兴安岭生态功能保护区规划,按照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标准,将大小兴安岭各类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地址公园确定为禁止开发区,其他区域确定为限制开发区,有助于促进大小兴安岭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维持生物多样性等生态功能明显提升,达到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目的。三是有利于深度开发矿产资源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如,实施东部煤电化基地建设区规划,依托我省东部地区煤炭资源丰富、煤化工产业基础较好的优势,紧紧抓住我国石油需求缺口不断扩大,国家大力支持煤炭、电力等能源开发及煤化工产业发展的历史机遇,做大做强我省东部地区能源和煤化工及其相关产业,在促进以能源、煤化工为主导的产业集群逐步形成的同时,不断拓展接续、替代产业,提高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比重,有助于把我省东部地区建设成以煤电化和煤化工产业为主导,相关产业配套发展的重要经济增长板块。

第二,建设“八大经济区”有利于更好壮大产业优势。一是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全面提升装备制造业整体竞争力。如,实施哈大齐工业走廊建设区规划,把装备制造业作为发展重点,强调要抓住国家支持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历史机遇,提升开放水平,积极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推动非公中小企业围绕发展生产性服务业,采取外包、租赁等多种形式与核心骨干企业进行配套、合作,合力打造装备制造业企业集群,有助于我省尽快建立起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以技术创新为支撑,以产品创新为重点,以管理创新为核心的装备制造业创新体系,促进装备制造业优化升级,全面提升装备制造业整体竞争力。二是以完善农产品运销加工体系为核心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如,实施松嫩平原三江平原农业综合开发试验区规划,在试验区按照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农业的要求,实施生产、加工、储运、销售全过程的标准化、系统化管理,从源头上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市场竞争力,并通过以完善农产品运销加工体系为核心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有助于解决我省大宗农产品(尤其是粮食)需求弹性小,增产与增收不同步的问题,特别是对于消除我省农产品产区与南方销区运距远、运输成本高,农产品供应和消费存在季节性时间差,初级农产品比较效益低的制约,以及通过延长农业产业链,在第二、三产业创造更多新就业岗位,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等难题也都具有重要作用。三是以高新技术为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实施高新科技产业集中开发区建设规划,有助于我省积极抢抓国际国内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的契机,整合科技资源,以高新科技产业集中开发区建设为龙头,依托其他经济区,选择市场前景好、资源消耗少、污染排放低、综合效益高,对全省经济发展牵动力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从战略方向、技术路线、发展布局、科研攻关和政策支持等方面进行统筹规划,在我省最具有发展潜力和优势的领域和项目上实现重点突破,以点带面,使全省经济走上靠科技创新驱动、靠内生动力成长的可持续发展轨道。

    第三,建设“八大经济区”有利于充分发挥区位优势。一是打造中俄全面合作的先行区和示范区有利于推进东北亚区域合作向纵深发展。实施东北亚经济贸易开发区规划和哈牡绥东对俄贸易加工区规划,有助于依托我国东北地区唯一的国家级沿边陆路综合保税区——绥芬河口岸这个有利平台,将我省与吉林、内蒙的沿边优势和辽宁的沿海优势结合起来,打造中俄全面合作的先行区和示范区,发挥我省对俄沿边开放“桥头堡”“和“枢纽站”作用,推动东北亚区域合作向纵深发展。二是挖掘北国特色旅游资源有利于建设独具魅力的旅游经济强省。实施北国风光特色旅游开发区规划,有助于以突出北国风光特色为主线,深入挖掘和整合我省独具魅力的旅游资源,打造区域旅游精品品牌,构建景点景区点面结合、经贸旅游有效互动,旅游业全方位开发开放体系,加快把我省建设成为独具魅力的旅游经济强省。

  国内外经验表明,人才资本是提升区域经济核心竞争力的第一资源。实践证明,建设人才强省,是我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的重要保证,是决定我省未来发展的战略选择。为了适应“八大经济区”建设对人才的需要,我省将通过政策倾斜、资金扶持、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引进海外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等措施,培养、引导、鼓励大批优秀人才进入“八大经济区”建设的主战场。据近日出台的我省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介绍,未来10年,我省将围绕“八大经济区”建设,以高层次人才、高技能人才为重点,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推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由物力资本优先积累向人力资本优先积累转变,实现人才大省向人才强省跨越,为构建和谐龙江提供坚强的

人才保证和广泛的智力支持。具体来看:

    一是围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建设创新型省份的需要,建设一支宏大的创新创业型科技人才队伍。到2020年,研发人员总量达到10万人年,高层次科技创新创业人才总量达到1100人左右,高层次科技创新团队达到50个左右。

    二是适应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和构建和谐龙江的需要,加大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人才开发力度。到2020年,在装备制造、能源、石油化工、煤化工、信息、生物技术、农林科技、生态环境保护、现代交通运输、国际商务、金融财会、旅游开发与管理等经济重点领域培养开发急需紧缺专门人才15.6万人;在宣传思想文化、政法、教育、医药卫生、防灾减灾等社会发展重点领域培养开发急需紧缺专门人才18.6万人。

    三是按照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要求,以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为核心,建设一支善于推动科学发展的高素质党政人才队伍。到2020年,全省党政人才大学本科以上学历达到85%,其中研究生学历达到10%

    四是适应我省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需要,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全球眼光的高水平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到2020年,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总量达到52万人,培养造就50名在全国同行业具有领先地位的优秀企业家,2000名高层、10万名中层企业经营管理人才。

    五是适应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需要,以提高专业水平和创新能力为核心,造就一批位居世界科技前沿、在国内外具有较大影响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到2020年,专业技术人才总量达到255万人。

    六是适应老工业基地振兴、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需要,以提升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为核心,以中、高等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为主体,以技师和高级技师为重点,建设一支技艺精湛的高技能人才队伍。到2020年,高技能人才总量达到46万人,占技能劳动者的总数的30%,其中技师、高级技师达到20万人。

    七是适应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以提高科技素质、职业技能和经营能力为核心打造一支数量充足的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到2020年,农村实用人才总量达到150万人,中专以上学历增加到50万人,每个行政村主要特色产业至少有34名示范带动能力强的带头人。

    八是适应构建和谐龙江的需要,培养造就一支以中高级社会工作人才为主体,专业化、职业化服务水平和整体素质较高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到2020年,社会工作人才总量达到10万人。

   

    三、健康投资是打造高素质人力资本的根本途径   

    首先,健康是构成高素质人力资本的首要条件,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不同文化的传统与精髓都告诫我们“健康就是财富”。对个人或家庭来说,健康就是未来生存与发展的能力;对社会来说,健康是生产力的基础,学习与增长知识的基本条件,是体力与智力的载体; 对经济发展来说,投资于健康,就是投资于生产力投资于未来。没有人类的健康,就不可能有社会的进步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其次,健康投资不仅可以促进与健康相关产业的发展,还将改善人群的健康状况,提高人群的劳动生产能力。据世界银行测算,过去40年中,世界经济增长的8%10%归因于健康人群。哈佛大学研究表明,大约30%40%的亚洲经济奇迹也是源于健康的人群。健康与经济的发展是密切相关的,良好的健康可以促进人力资本的提高,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促进经济的发展。

再次,健康投资通过防病治病、消除对健康的危险因素,改善人民的健康素质,提高整个经济的稳定协调发展;为人群购买健康则从“经济发展促进健康”的角度出发,强调经济发展的目标是为人民的健康服务,利用经济发展的成果改善人民健康。经济发展是社会进步的基础,而公共卫生、教育等社会事业的发展,则是经济发展的目的,更是各国政府的责任。经济建设和公共服务是统一的,两者共同服务于改善人民生活水平这个最高目标。

    总之,为了成为高素质的人力资本,我们需要有健康的体魄;为了能够具有健康的体魄我们需要进行健康投资。只有既具备强健体魄和健全人格,又具有丰富知识和实用技能的劳动者才能成为符合我省“八大经济区”建设基本要求的合格人力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