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会论坛  
 
靠政策和产业支撑 推动我省林区的可持续发展
发布者:王朗玲  发布时间:2014/3/11 14:00:38  阅读:378

靠政策和产业支撑 推动我省林区的可持续发展

                                                 王朗玲

我省是全国最重要的林业大省,有全国最大的重点国有林区和森林工业基地。现有有林地面积2053.9万公顷,森林覆盖率45.2%,活立木总蓄积16.5亿立方米。建国以来,我省林区为国家提供了1/3左右的木材,生产的木材达到了全国同期生产量的1/3左右,为国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由于资源的枯竭和政策体制等各种原因,我省的林区经济发展不快,林业职工的生活还很困难。因此,推动我省林区的可持续发展,快速提高林区群众的生活是需要我们重点关注的问题。

    一、政策支持是我省林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

我省是生态大省,林业在其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今年422日,为实现胡锦涛总书记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上提出的林业“双增”目标,进一步推进全省林业发展,经国家林业局、省政府协商,决定在我省开展林业“双增”目标共同行动。具体发展目标是:到2015年新增森林面积1650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47.3%,其中平原县()森林覆盖率达到12%以上,山区县()森林覆盖率达到65.2%,森林蓄积量达到18.15亿立方米,林业产业产值达到1500亿元;力争到2020年,有林地面积达到2227.5万公顷,活立木总蓄积达到20.25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到49%左右。森林面积的增加,将使我省成为东北粮仓、华北平原乃至东北亚的重要生态屏障,也为林区的可持续发展和提高林业职工的生活水平创造了条件。

我省黑河和大兴安岭是国家重要的生态功能区,大小兴安岭生态保护与经济转型上升为国家战略。这是一个难得的机遇。抓注这个机遇,首先,需要进一步加大对国家国有重点林区的改革力度,把集体林权改革的经验推广到所有林区,调动林区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加快林区经济的发展,提高林区群众的生活水平,真正解决林区的可采资源危机和企业的危困。自从国家天保工程实施以来,我省林区的坚持把资源保护作为首要任务,积极探索“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的新路,稳步推进工程建设,为林区森林资源的保护、生态功能的恢复、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然而,林区的发展与国家的期望和群众的要求还有很大的距离。因此,解放思想,加大政策对改革的支持是极其重要的。

其次,林区的生态保护和经济转型是需要政策支持的。在林区,森林保护是根本,经济发展是核心。没有保护,就不可能建成生态大省,成为国家的生态功能区。没有经济发展,林区经济的可持续就无法实现,林区的就业和民生就得不到保障。因此,我们必须研究相关政策,制定具体的实施细则,引导林区的产业向多元化发展,特别要发展接续产业,增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

再次,要加大金融和财政对林业的支持,特别要进一步完善舍林金融服务体系,例如,建立林业担保公司,便利融资;建立相应的金融服务体系,完善金融服务产品。同时也要研究林区保险和小额信贷发展缓慢的原因,解决存在的问题,实现双赢,以保证林区的可持续发展有坚实的金融保障。

最后,加快和完善、修改森林法、森林保险等相关的法律和法规,使得林业的改革和发展纳入法律的框架之内,使其各项工作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有法可依。

   二、  产业支撑是我省林区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林区的可持续发展,产业支撑是基础。新中国成立以来,我省林区是以采伐为主的产业结构。这种状况维持了多年。随着资源的枯竭,这种单一的以采伐为主的产业结构无法持续下去,林区的发展陷入困境。近几年来,天保工程的实施和林区产业多元化的推进,林区经济渐有起色。然而,要根本改变林区面貌,解决可持续发展问题,必须研究产业支撑问题。

 

   产业支撑最重要的问题是要解决产业发展的最基础条件。就目前来看,由于我省从2008年开始为实现公路网络现代化,决战三年,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已形成大庆、绥化到哈尔滨1小时经济圈,齐齐哈尔、牡丹江、佳木斯、双鸭山、鸡西、伊春、七台河、鹤岗到哈尔滨3小时经济圈和黑河、大兴安岭到哈尔滨5小时经济圈。这就为产品运输的便利和成本下降创造了条件。另一方面,城镇化的推进,加快了人口的集聚集中和基础设施的建设,特别是全省信息化的推进使得信息传递更加便宜和便利,为产业的进入奠定了基础。林区经济最困难的时期已经过去。

我们必须在保护的前提下加快经济转型和产业发展步伐,形成支撑林区可持续发展的产业和产业链。我省的森林资源经过多年的采伐,已经进入资源枯竭时期。然而,大小兴安岭依然是生态我国生态较好的地区,是国家的生态保护地区。因此,在这一地区保护好生态就是当前最主要的任务。国家的政策支持一定是体现在以环境保护为核心的产业上。如果以国内外三次产业比例来衡量大小兴安岭地区,显然是错误的,不符合国情和国家的定位。现在我们应做的是充分利用国家的环境保护政策、资源枯竭地区政策和城镇化政策,加快人口和产业的集聚和集中,在保护中求发展,而不能追求所谓的产业结构合理化。林区的经济转型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不但是资源的最优利用,更重要的是接续产业的形成。在研究和探讨扶持接续产业的成长的过程中,可以将生命健康产业纳入其中,与其他产业形成共同发展的互补格局。相对全省而言,林区虽然经济发展总量和速度与全省有一定的差距,但是保持人们生命健康的各种基本要素却高于平均水平,有的甚至是不可或缺的资源。因此,一要以城镇为中心,发展林产品加工业,引进好项目,使得林区的野生和绿色产品形成采集、种植、加工、销售一条龙,形成具有极高知名度的绿色林产品品牌,使得城镇化与产业发展良性互动。二要加快旅游业的发展,突出生态特色和生命健康,发展度假旅游。充分利用林区成本低廉的优势吸引目标群体来林区度假旅游。旅游业是一个容纳就业最多的行业之一。旅游业的发展可以带动相关的产业发展。我们发展生态旅游业不但要规划先行,而且要有大手笔,不能局限于行政区划,而且要站在生命健康的高度来规划发展。三要适度开发离去的矿产资源。在矿产资源富集的地方集中开发,要搞产业链长的深加工,使得环境保护和开发并重。四是建立大的工业园区,招商引资。要对园区科学合理定位,实现集约发展,使产业和园区的发展站在高起点上。最后,需要指出的是,产业的支撑最重要的是人才的集聚和集中。资源的优势和产业的发展最终要靠人来实现。我们不但要充分调动林区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更要吸引省内外和国内外的人才来参加林区的建设。这就要为人才的发展创造宽松和适宜的环境。

总之,我们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经过林区干部群众的努力,我省林区的可持续发展一定会实现。